Page 1 of 1

公式失败和风险规避的巨兽

Posted: Wed Feb 19, 2025 9:17 am
by Joywtome231
收益递减规律
我们的职责是为我们的品牌和客户发现可重复的成功。我们的工作让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算法控制着我们消费的几乎所有东西。我们梦想找到创造一次、永远推向市场的最佳平衡点。我们坚信公式,即使我们不同意它们产生的结果。

但还有另一个问题:当大型平台过于依赖某个公式时,它们在某个时候就会面临触及收益递减规律的风险。Ted 列举了以下例子:

星巴克凭借含糖饮料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随后却陷入了困境,很多公众开始认为他们的咖啡是个笑话;尽管销售的是一种令人上瘾的物质,但他们的股价却在暴跌。

Netflix 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没有留下任何增长空间,用 Ted 的话来说,他们只能“玩游戏”,隐藏数据,提高订阅价格。

华特迪士尼寄希望于无限重复漫威模式,并继续赚取巨额利润;然而,公众对这 瑞典手机号码数据 种体验感到过度饱和,称最近的电影“乏味”、“缺乏内涵”和“不再特别”。到 2024 年 5 月,迪士尼宣布将停止如此快速地制作这些电影,并尝试专注于质量……这证实了他们之前并不太关心质量,只要电影观众继续买票就行。

品牌被固定于一个模式的奇怪之处在于,最大的公司几乎总是最不愿意冒险的。没有人会责怪一家企业想要专注于最初取得成功的战略,但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忽视一个可预见的陷阱,即把创意企业误认为流水线生产。提供太多相同的东西,人们会感到厌倦。保持太多相同的东西,企业就会停滞不前。

里克和特德是 20 世纪 50 年代音乐行业的一个极好例子。唱片公司已经知道如何制作公式化的流行热门歌曲,除了一些明显的例外,排行榜上充斥着一些相当平淡无奇的东西。这让公众垂涎欲滴,而当大胆、前卫、极富创意的披头士乐队出现时,世界已经准备好迎接一些新鲜事物。与此同时,好莱坞逐渐意识到,它不能一直为越来越无聊的观众制作公式化的西部片和音乐剧,不得不冒险让创意人员制作不那么可预测的电影,比如《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