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团队成员共享密码

Telemarketing List helps companies reach the right prospects with targeted and reliable telemarketing data.
Post Reply
Bappy10
Posts: 365
Joined: Sun Dec 22, 2024 3:30 am

与团队成员共享密码

Post by Bappy10 »

调查显示,全球 64% 的员工发现学习如何使用新软件很容易或非常容易。

学习家庭办公室
软件基础设施也发生了变化。企业正在加大对云技术的投资:全球 39% 的企业专门使用云产品进行远程工作。

学习家庭办公室
下图显示了目前世界各地最常用的远程工作工具。

家庭办公软件
重要提示:大多数引入的软件产品都旨在

团队沟通
合作和
远程支持。
购买新工具时,投资 IT 安全也非常重要。否则,网络攻击的风险会增加(请参阅下面有关创建安全工作环境的提示)。

与同事的沟通问题和孤独感是居家办公的最大挑战之一
尽管许多员工喜欢在家工作,但这也带来困难。只有解决这些问题,远程工作才有可能成功且高效。

内政部面临的挑战
大多数公司在这次危机期间都为员工提供支持,并为他们提供正确领域的沟通软件和指导。根据我们的总部研究,37% 的公司提供有关沟通和团队会议的政策。但这还不够。尽管如此,世界各地的员工在与团队成员的沟通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关于如何改善家庭办公室沟通的提示和建议
以下五项建议有助于改善团队沟通:

1. 安排会议分享最新动态:安排每日站立会议(或与小团队的每周会议),以便所有团队成员可以互相更新信息并跟踪任务、进度、变化等。

2. 提供闲聊的空间:在正式会议之前或之后使用视频会议软件,创建一个人们可以谈论与工作无关的话题的空间。与员工谈论他们个人感兴趣的事情。

3. 安排头脑风暴会议:安排固定时间(每两周或每月)让团队改进流程并开发新想法。变革的时代为创新思想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需求。

4. 选择正确的工具:如果无休止的电子邮件交流或在消息工具中聊天意味着浪费时间,就不要坚持这样做。有时打个电话是解决问题最快的方法。

5. 别忘了享受乐趣:组织虚拟团队建设活动,例如虚拟下班后喝酒、酒吧问答、电影之夜或虚拟密室逃脱。

内政部研究信息图
仅 36% 的员工使用强密码
远程工作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创建安全的工作环境。以下五个步骤将有助于加强贵公司的 IT 安全。

全球有 40% 的员工仅在家工作时使用个人设备。
1.强烈建议不要在工作和家里使用同一台设备,否则遭受攻击的风险会增加,犯罪分子可以更容易地窃取有价值的数据。

只有 39% 的员工安装了防病毒软件。 29% 使用防火墙。
2.投资安全软件,例如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这两件事绝对应该成为每个公司的标准。此外,您可能还需要考虑投资网络监控和端点保护。

提示:所有用于访问公司数据的私人设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上都必须安装安全软件。

32%的人成为网络钓鱼攻击的受害者,其中49%的人是远程工作的。全球仅有 22% 的人使用电子邮件安全软件。
3. 电子邮件是公司中最重要的沟通渠道之一,但不幸的是它也是最不安全的沟通渠道之一。电子邮件安全软件有助于降低网络钓鱼攻击的风险。该软件可以识别恶意电子邮件并将其分类。

提示:公司应该进行网络钓鱼测试。这将帮助您了解您的员工受到电子邮件网络钓鱼攻击的程度。

不到三分之一的公司使用 VPN。
4.远程工作时实施VPN,尤其是在传输敏感业务数据时。VPN可以实现加密的互联网连接,以便第三方无法查看网络活动。

全球只有 36% 的员工使用由随机字母、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强密码。 29%的人使用密码管理器。
5.良好的密码管理对于防止网络攻击至关重要。公司应该利用当前的时间让员工意识到强密码的重要性。密码管理器是最安全、最方便的解决方案,允许您轻松地

提示:购买密码管理器时,请寻找具有两步验证功能的密码管理器。双重身份验证通常不会自动启用,因此在与您的团队使用该软件之前,请不要忘记进行设置。

下图显示了在家办公的员工如何管理密码:

家庭办公室 IT 安全信息图
展望
我们正处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然而,有些见解不仅适用于危机期间,也适用于 伯利兹电报数据 局势开始平静时。

以下是我们的研究结果:

公司正在迅速适应在家办公和虚拟提供产品的模式。
公司推出新软件。
员工喜欢远程工作的能力。
然而,我们也了解到企业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与员工沟通,
使用安全软件和
密码策略。
当公司给予家庭办公室员工更多的信任时,他们会更高兴。这种信任可以采取宽松的着装要求或灵活的工作时间的形式。关键在于信任不允许微观管理。公司已成功调整其产品并转向新软件。所以,如果流程和工具不起作用,不要害怕改变它们。
Post Reply